他给企业做了30年的“媒婆”

 
         1978年贾永壮成为一名广告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在生产与消费之间频频牵起了红丝x线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“市场经济好比是用泥沙盖高楼,企业、产品都是泥沙,那广告人就是水。有了水,泥沙能变成坚固的混凝土,才能盖起高楼;可等高楼盖好了,你只见泥沙,哪里又能看到水的痕迹呢?”从1978年进入广告行业到今天,贾永壮已经在青岛广告界“叫卖”了整整三十年,给无数的名企大厂做过嫁衣、当过媒婆。时至今日,想起往事种种,贾永壮不无感慨地说:“真有点似水流年的感觉啊。”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●贾永壮,1956年出生,1978年进入青岛市美术设计公司工作,现任青岛市广告协会副会长,天诚广告公司总经理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贾永壮在工作中  张毅民 摄
 
  ■1981年
  
       泳衣模特无奈披浴巾
  
       时光回溯到1978年,那时候,贾永壮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。那一年,贾永壮正式成了一名青岛广告人。
  
       改革开放初期,青岛的广告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,全市总共只有两家广告公司,一家是广告艺术公司,隶属当时的商业局;另一家就是贾永壮所在的美术设计公司,那时候归文化局管辖。贾永壮刚进美术设计公司的时候,国家还不允许做商业广告,贾永壮每天的工作就是蹬着自行车,带着两个油漆桶,上街画广告牌。“当时做的主要是政治广告,跟各种媒体的舆论宣传没多大差别。”贾永壮就这样画了一年的政治宣传画。
  
       转过年来,国家放宽了对商业广告的限制,贾永壮开始给青岛的产品做起了广告,广告形式还是以户外广告牌为主。“当时主要是给几个大的产业局做宣传,比如一轻局、二轻局等,其中就有青岛啤酒等现在仍畅销海内外的知名品牌。”贾永壮说,1981年,他们在二中原址(现育才中学)外面竖起了当时青岛市最大的一处广告牌,“做的全是二轻局的产品广告”。
“因为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传统,所以在做广告的时候还要考虑群众是否能够接受。”1981年,贾永壮曾在人民会堂对面画过一个泳衣广告牌。虽然画的是一个身穿连体泳衣的模特,但暴露的大腿和肩背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。最后,因为各方压力,他只得在泳衣模特的腹部增画了一条浴巾,才算过关。

 
1979年,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条广告是:幸福可乐。 资料照片
 
  ■上世纪80年代
  
        大街小巷传唱广告歌
 
     上世纪80年代初期,《青岛日报》开始出现广告。“因为报纸的受众面远比广告牌大,所以很多商家都抢着订,当时真是供不应求、寸版寸金。”当时的广告还处在销售通知的阶段,多数广告的内容都是说“某某单位进了一批紧俏物资,欢迎大家前来抢购”。有的广告讲究一点,就添两句广告词,大多是“冬暖夏凉”“老少皆宜”等套话。后来,广告逐渐出现插画、配图,“广告里开始加入艺术的成分了”,因为这个原因,1984年,原来的美术设计公司改名为广告艺术公司。
  
        “80年代初期就有电视广告,但那时候电视普及率很低,而且绝大部分是黑白电视,做广告的非常少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”贾永壮说,80年代中后期,电视机逐渐普及,厂家才开始重视电视广告了。用现在的眼光来看,当时的电视广告可以说很滑稽,一般是先拍厂家大门,有时候还拍个大车拉货出厂的镜头。当时的广告几乎都要出现各种各样的产品证书和奖章奖状,还打上“省优部优、产品三包”的字幕。“因为最初都是用16毫米微型电影摄影机拍摄的,胶片很贵,所以一般片子很短。”
  
         因为当时电视节目不多,穿插其间的广告片也成了老少喜闻的“节目”。“妈妈,我考上了,我真的考上了!”这是吃了“健脑丸”的女孩在呼喊;“美菱——阿里斯顿——”这是两个冰箱娃娃在打招呼;“我们是害虫,我们是害虫。正义的来福林,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!”这是“来福林”跟害虫大战……“当时的广告制作还是非常粗糙的,但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,这跟信息传播渠道匮乏密切相关。虽然现在的广告形式多样,也很有创意,可再想重现大街小巷人们传唱的场景已经很难了。”贾永壮说。
  
        ■上世纪80年代后期
  
        印张说明书要到香港
  
        80年代后期,贾永壮接到了一个大活——给“琴岛利勃海尔”做产品说明书。“最初的产品说明书都是一个模样,配张图,说说性能和使用须知就完了,很简单。”贾永壮当时接到这个活,厂家要求做出美观实用、能宣传产品的说明书,这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,光定稿就用了7个月时间,几十份初稿都被否定。
  
        总算找到一份满意的样稿后,印刷又成了个大问题。因为这份说明书里有大量的水粉插画,对印刷质量要求非常高,贾永壮找遍了全国都找不到一家印刷厂能接这个活。最后,他还是在香港找到了一家印刷厂。“你没说错吧?是不是一万五千份啊?”听到贾永壮说要印15万份,厂家代表都惊呆了,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那时,没有几家广告公司敢印刷这么大批量的说明书,“大部分还是小打小闹”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到90年代初期,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,原来要凭票购买的产品也开始考虑做广告宣传了。青岛啤酒厂找到贾永壮,想搞个大型的社会性活动,宣传一下青岛啤酒。“碰头会的气氛很紧张,参加会议的人员存在很大分歧。”会上存在两种声音,有的人说:“不用做广告,产品质量摆在这里,一样卖得好。”有的人认为:“酒香也怕巷子深,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竞争,你不做广告就等于失去发展的机会。”最终,大家决定,仿照德国慕尼黑啤酒节,搞一个“青岛啤酒节”。

     
       1991年夏天,第一届青岛啤酒节开幕。“跟现在比,首届啤酒节的规模很小,会场设在中山公园里。”贾永壮回忆说,当时策划推出的彩车艺术巡游带动了全城狂欢。没有想到,这个啤酒节一办就是十多年,而且还成为世界知名的啤酒盛事。最初的几届啤酒节,贾永壮负责活动策划,“从那以后,大家才开始逐渐了解策划这个新名词”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当年街上走来广告模特会引起路人一时的轰动
 
 
     ■1994年
 
     拍卖迎宾馆惹上官司
  
        除了“策划”,还有一个名字与贾永壮不可分离,那就是“炒作”。1994年1月,在青岛的繁华路段竖起了四块大牌子,上面印着八个“骇人听闻”的大字“迎宾馆预谋大拍卖”,下面一行小字为“您将拥有自己的迎宾馆——某某御园”。说起迎宾馆,青岛人没有不知道的,这座德占时期建成的古堡早已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,听说有人要公开拍卖,一时间社会上沸沸扬扬。
  
       这件当时轰动全国的广告文案正是出自贾永壮之手。“其实,这是一个房地产广告,意思是你买了这里的房子就等于拥有了自己的迎宾馆。”这个广告词一问世,就给贾永壮惹来了官司,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,生怕他因此被关进大狱。贾永壮说,那个时候,就连他也不知道还有“炒作”这个词,但随着事态的发展,全国媒体都来关注报道此事。“炒作”一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最后,广告公司虽然赔付了原告5万元,但贾永壮说“至今对这事我也不后悔,这5万元‘广告费’花得值,一下吸引来这么多媒体的关注”。初尝“炒作”的甜头,贾永壮开始大做文章,什么礼仪小姐、车载广告……一件也没少了贾永壮。“全亚洲最长的凯迪拉克让我租来了,挂上广告,满大街跑,一小时就要两万块啊,当时有谁敢这么大胆?”

 
贾永壮设计的广告曾经惹上官司
 
    1992年以后,国家开始允许开办民营广告公司,这给当时的青岛广告业带来了巨大冲击。很多原来的大广告公司纷纷解体,成立了大批的中小广告公司。“当时的广告业界有点没章法了。”经历过那段时间的贾永壮说,当时只要凑齐八个美术、艺术类证书,就可以办理广告经营许可证,甚至一两个人就凑出一个广告公司,其中不少是靠关系吃饭的皮包公司。
  
        ■21世纪
  
        干了三十年 变成“小学生”
 
    “2001年,青岛市广告总值10个亿,广告人1万人;2005年,总值15个亿,从业者15000人;2007年,总值17个亿左右,共有广告公司2200家。”这组来自市广告协会的数据显示,最近十年来青岛广告业迅猛发展。
  
       贾永壮此时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天诚广告公司。面对越来越多的广告媒介,贾永壮又遇到了新的困惑。“有时候静下来想想,我这个老广告人都不清楚,广告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了。”贾永壮说,“现在的广告就是生活。你坐车,车身上画着广告,移动电视里播着广告,扶手上贴着广告;你吃饭,餐具包装上印着广告,酒杯上印着广告;你打手机,现在哪天都能收到几条广告短信,接着3G手机又要问世,广告更多了;你用电脑,网络上有铺天盖地的广告;就连上厕所,你一抬头都能看见‘某某提醒你,来也匆匆,去也冲冲’的广告……你说说,咱们日常生活中,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广告?”贾永壮认为,现在的广告从业者更讲求创意和个性,纯粹的广告制作早已落在了市场营销、活动策划等经营项目之后,以前边缘化的东西现在成了主体,而当初广告公司主打的广告制作现在已成了“副业”。
  
        现在的贾永壮身兼数职,一面要负责市广告协会的日常工作,一面要忙活自己广告公司的业务,还要参与很多全国性的广告研讨活动。贾永壮说,现在他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即将在城阳开建的百万平方米创意产业园,在那里他计划设立全青岛乃至全国最大的超级市场呼叫中心。
  
        “一切从头来!”贾永壮说,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冲击,让他在新的协作经济时代找到了自己的定位——一名干了30年广告的“小学生”。记者 官华晨
 
 

贾永壮的公司当年利用豪华轿车做的广告吸引了很多眼球
 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文照片除署名和资料照片外均为张毅民翻制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网址来源:http://zaobao.qingdaonews.com/html/2008-11/19/content_1250985.htm